时 间:2025年1月17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王大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王海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
李 晶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侗曾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
李 艇 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静园社区群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再过两天就是大寒节气,俗话说“小寒大寒又一年”。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
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监测结果显示,本次冬春呼吸道传染病都是由已知病原体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传染病。这次流感的流行强度低于上个冬季流行季。
目前,北方大部分省份和南方个别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均处于低流行水平。
2025年春运已经开始,这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在人员流动和家人朋友汇聚一堂的时候,也请始终做好个人防护,坚持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让健康陪伴你我他!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大寒时节中医保健、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和老年健康等等,请专家回答记者的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大燕女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王海隆先生;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李晶女士;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李侗曾先生。
今天,我们还请来了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道静园社区的群众李艇女士,请她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对健康生活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大寒时节天气寒冷,中医有说冬季温补脾肾正当时的说法,请问对于居家的民众来说,他们有哪些调护的方法吗?另外,是否可以推荐一些药食同源的食材呢?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 王海隆:
感谢记者的提问。中医认为脾肾是先后天之本,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寒邪易伤阳气,冬季正好和肾脏是相应的,这个时候温补脾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抵御严寒、顾护正气。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在大寒节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顺应“冬藏”的特性,适当的早睡晚起,注意保暖,避免过度的活动、操劳而耗伤阳气;饮食上也以温补食材为主,少吃生冷食物;可以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户外锻炼,或者在室内进行太极拳或者易筋经、八段锦这样的传统功法的锻炼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也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拍打足三里和大椎穴进行保健,起到鼓舞阳气、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这儿给大家推荐几个药食同源的食材:一个是山药,我们可以做成山药粥或者山药炒木耳,也可以配合温热滋补的羊肉炖汤,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另外,可以食用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配上核桃仁、芡实、花生等食物起到益肾填精、健脾开胃的作用。同时,对于脾肾虚寒的人群,可以在做菜的时候适当加一些桂皮、茴香、花椒这样常见的调味料,起到温中散寒、补益脾肾的作用。
谢谢。
新华社记者:
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请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得了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得了流感后一定要去医院吗?是否可以居家治疗?如果选择居家康复,有哪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事项?谢谢。
北京佑安医院主任医师 李侗曾:
谢谢提问,这确实是群众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出现症状以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分析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首先是流行病学史,在流感高发的冬春季节如果出现流感样的症状,特别是当我们密切接触了流感病例之后,如果出现高烧、咳嗽、咽痛、肌肉酸痛、乏力,很可能感染的就是流感。普通感冒一般没有明确的传染源。第二就是从症状上看,流感症状更重、起病急,往往是38.5℃以上的发热,并且除了咳嗽咽痛以外,还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像头痛、肌肉酸痛、特别乏力,而普通感冒一般是低热或者中等程度的发热,还有人会不发热,症状主要是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比流感轻。
得了流感以后,并不是都需要去医院,症状比较轻的居家隔离就可以,使用一些解热镇痛的药物,祛痰止咳的药物,一般7天左右就可以康复了。
如果在居家隔离期间,出现了39℃以上的高热,使用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医。如果在生病过程当中出现了剧烈的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这些严重的症状,或者有剧烈的头痛、频繁呕吐、意识模糊,都需要及时就医。发病以后如果超过5天症状没有缓解趋势,也建议及时就医。
充分的休息可以更快的康复,不建议带病上班上学、探亲访友、参加聚会,也不建议在生病期间接待来访的亲友,避免传感给他人。居家休息的同时,也要避免传染给家人,有条件的可以在单独的房间,如果没有条件也要尽量的和家人保持距离,多开窗通风,和家人接触的时候戴口罩,都可以减少传播风险。当我们打喷嚏、咳嗽的时候用纸巾或者肘部遮住口鼻,使用过的纸巾立即扔进带盖的垃圾桶,并且及时洗手。
老人、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的、有中重度肥胖的人群是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这些人一旦得了流感,咱们还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尽早抗病毒治疗。居家休息隔离期间,也要注意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类的感染是无效的。
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
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流感患病率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请问疾控部门的监测结果如何?今年的流感和往年有哪些不同?有哪些好的防护建议?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王大燕:
谢谢你的提问。近期的流感高发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流行,每年冬春季基本都会出现,最新一周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大部分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南方个别省份也开始出现下降。
要说此次流感的流行特点,一是从流行强度来说,这次流感流行的强度低于上一个冬季流行季;二是从流行时间来说,今年进入流行季时间晚,预计达到峰值的时间也会比上一个冬季流行季晚1个月左右;三是从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别亚型来说,今年冬季到目前为止各地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均是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在上一个流行季是以甲型H3N2亚型,乙型和甲型H1N1呈现多种型别亚型的交替流行态势。在既往的多数年份,也是呈现多种型别亚型交替流行。
防护建议,刚才李侗曾先生也提到了,主要包括:一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勤洗手、科学佩戴口罩、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减少感染的机会。二是要增强体质和抵抗力,比方说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当的体育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三是要确保室内的清洁环境和良好通风。四是尽量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减少接触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如果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应当科学佩戴口罩。五是在生病时要居家休息,根据需要检测和就医。
谢谢。
中新社记者:
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得流感之后会有哪些不同?平时应该如何做好防护?而且得流感之后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谢谢。
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李晶:
谢谢记者的提问。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要比年轻人的差一些,得了流感以后可能会症状更加严重,比如说像发热可能持续时间就更久,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比如像肺炎、呼吸衰竭等等。老年人病以后会造成身体机能的明显下降,疾病恢复要比年轻人慢一些。
平时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要谨记出门戴好口罩,尽量少去商场、集市这种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来增减衣物。家里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
要是老年人得了流感,也不要慌张。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比如只有咽痛、咳嗽、流鼻涕等等一些轻微的症状,可以先在家中休息,适当的多饮水,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可以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一旦出现了高热不退、大量浓痰、呼吸困难和精神不振等这些严重的症状,那么一定要抓紧时间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在照顾患流感的老人时,家人也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除勤洗手外,在和老人接触的时候要尽量戴好口罩。
谢谢。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