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5年1月12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高新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
王孝洋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王丽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徐保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近期,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2025年第1周流感处于季节性流行期,流感病毒的阳性率上升趋缓,其中,全国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阳性率较上周上升了3.8%,低于去年的同期水平,预计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不同省份间的流感活动水平有所不同。
为更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我委指导各地做好医疗资源统筹,扩大医疗服务供给,优化服务流程,并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药品储备和供应保障。目前,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相关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和库存总体正常。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介绍呼吸道疾病防治的有关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新强先生;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王孝洋先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女士;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先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女士。
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目前的医疗资源是否能够满足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卫生健康系统在缓解医疗机构就诊压力上有哪些举措?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 高新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监测显示,近期处于流感相对高发期,但未超过去年流行季的水平。全国发热门诊、急诊患者数量呈现一定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未出现医疗资源明显紧张的情况。为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我委会同国家疾控局联合有关部门,从去年10月份开始提早部署、每日监测、持续调度,在加强全国面上工作的同时做好重点省市的工作指导,动员各地资源和力量,持续对相关医院进行实地调研查看,确保诊疗服务平稳有序。
一是加强服务诊疗的监测。组织开展流感等冬春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监测调度工作,对全国和主要城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疗情况进行日监测、日分析,指导各地做好医疗资源的统筹,合理调配医务人员、药品、设备、床位等资源。
二是扩大医疗服务供给。部署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并根据就诊需求配足配强医务人员。加强发热门诊、急诊、儿科等重点科室的医疗力量,安排好夜间及节假日值班值守,为做好流感等医疗救治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三是优化服务流程。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号源量,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一定比例的号源。针对儿童等特殊就诊群体,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加强医疗资源的调度,在挂号、检查检验、取药、输液等环节采取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我们鼓励推行“先检查后诊疗”,就是在专业医师在预检分诊的环节开具检查检验单,患者或者患儿家长持检查检验结果以后再进行就诊,节省等候的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四是发挥“互联网+”的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药学服务”,推动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服务,鼓励轻症且没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减少院内人员聚集;针对诊断明确的复诊患者,鼓励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预约检查检验,并预约复诊号源,减少等候时间。
五是注重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分流作用。结合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向基层派驻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增强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诊疗水平,指导各地开展延时门诊或节假日门诊,满足上班、上学这些人群的就诊需求,方便居民错时就医。此外,还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医联体作用,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的转诊通道,保障患者诊疗需求。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如何?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王丽萍: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正值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高发季节,多种病原体都可以引起呼吸道传染病。
根据我们的监测结果显示,流感是引起当前医疗机构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增加的主要疾病。监测结果显示,流感当前正处于季节性流行期,大多数省份的流行强度处于中等水平。目前,流感检测阳性率上升趋势已经减缓,随着中小学校的陆续放假,预计在本月中下旬流感活动水平可能会逐步下降。人偏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的病毒,其实已经至少伴随人类几十年的时间,由于检测手段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人偏肺病毒的报道渐多,目前人偏肺病毒检测阳性率处于平台波动,其中北方省份的阳性率上升趋缓。我们也看到,14岁以下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开始下降。
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阳性检出率在0—4岁组患儿中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鼻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腺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
新型冠状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的病原体整个处于较低的流行水平。
总体来看,今年冬春呼吸道传染病仍然呈现交替或叠加流行的态势,都是由已知病原所引起,没有出现新发的传染病。预计今年整个流行强度和就诊压力不会高于去年。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群众用药需求是明显上升的。请问相关药物目前总体生产供应的情况怎么样?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稳定生产供应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 王孝洋:
谢谢您的提问。我国是医药工业大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5万家,产业链韧性强,生产能力大,扩产潜力也大,具备快速的大规模增产能力,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相关的药品,种类齐全、产能产量大,可以满足相关的需求。从生产供应的角度,工信部系统梳理了群众关注的呼吸道疾病相关药品的产能产量情况,包括解热镇痛、抗生素、中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等等,总体上供给充足、市场稳定。比如,磷酸奥司他韦我们日产能达到了156万人份、库存超过4700万人份,其中儿童用的颗粒剂型库存超过1600万人份;连花清瘟的日产能达到了1.2亿颗、库存超过了8600万盒;布洛芬日产能达到1.5亿片,而且这些品类都具备增产和扩产的能力。
从具体工作上,首先是加强监测调度。几年来,工信部一直持续做好重点生产企业的常态化监测调度,并且与卫健、疾控等部门保持供需信息的互通和共享,随时掌握生产进度、排产计划、供给情况以及需求的变化情况等。
其次是加强储备管理。按照国家医药储备的相关制度要求和有关计划安排,落实应急值守制度,确保应急调用及时高效。目前,中央和地方的医药储备中,都有一定量的磷酸奥司他韦、布洛芬等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可以用于紧急调用;中央医药储备还存有磷酸奥司他韦的中间体,能够用于紧急扩产。
最后是加强平台供应。我们指导相关的电商平台加强动态调配,加大市场供应,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配送优势,进一步提升药物的可及性。电商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近一年来常用的国产呼吸道疾病治疗药品都没有出现过断货情况,平台的供应十分稳定。
下一步,工信部将密切跟踪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发展态势,强化部门联动,加强生产监测和供需对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近期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就诊人数与往年相比是什么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预防?有哪些实用的方法?有那些传统疗法或药方可以帮助预防、治疗流感以及人偏肺病毒感染?谢谢。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张忠德:
谢谢你的提问。我所在的广东省中医院今年冬春季门诊就诊人数与去年大致持平;呼吸道传染病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流感阳性检出率与去年基本持平。今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一个季节性的发作,从我们医院的数据来看,发热门诊就诊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只达到去年同期的80%左右,没有明显的增长。
中医药在治疗呼吸道传染病方面有它的独特作用,各个地方都有很特色的中医药。风寒的可以用疏风散寒类的中成药,风热类可以用疏风清热类的中成药;风燥类可以用润肺润燥解表类的中成药,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可以找中医师、中医诊所、中医院开汤药来进行治疗,因为治疗外感疾病是中医医师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