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党建 新闻中心 创先争优 专题专栏 会员服务
学习党史 更多栏目
从三个维度理解东北抗联的历史贡献
来源:  时间: 2025-09-05 10:27:44

东北抗日联军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族人民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而创建的抗日武装,是东北各族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中坚力量。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东北抗联)高举抗日救国的伟大旗帜,在白山黑水间坚持斗争长达14年,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殊死搏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为东北地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

对东北地区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率先扛起反日斗争大旗。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敏锐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一场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随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识破了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谎言,并公开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武装抗日。随后,中共中央于1931年9月20日、22日,接连发布《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和《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明确指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国主义运动,大胆地警醒群众的民族自觉,而引导他们到坚决的无情的革命争斗上来。”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这种对战争的敏感性与保家卫国的决心出乎日本方面的预料。

因地制宜探索战术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抗联的游击战争是中国抗战史上最艰苦的斗争,也是最惨烈悲壮的斗争。东北抗联借助地形环境的因素,创立了游击战术的“五个原则”“四快”与“四不打”。“五个原则”是指“埋伏、夜袭、阻击、急袭、避免与强敌接触”;“四快”指的是“快集中、快分散、快打、快走”;“四不打”指的是“情况不明不打、准备不好不打、没有获胜把握不打、硬仗不打”。这种利用地形环境优势创立的游击战术在有力打击敌人的同时,也可较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

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反日热情高涨,遍布着各种名目的义勇军和抗日武装,为了联合这些抗日武装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党组织不断派人与他们联系。在党的抗日政策启发下,许多具有爱国思想的抗日武装被收编整合,加入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据统计,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全盛时期,总人数达30万,规模极为浩大。因而“当时的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最迫切的要求只是正确的领导”。在《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一·二六指示信)的指示下,中共满洲省委通过了《关于执行反帝统一战线与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决议》,明确了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随后,在《给东北负责同志的秘密信》(六三指示信)、《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等精神的指导下,1936年,由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周保中等署名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发表,并陆续组成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自此东北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成为东北战场上的主力。

积极配合关内战场。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强大进攻,东北抗联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舍生忘死,英勇杀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支援了关内的敌后战场。毛泽东同志高度认可东北地区的游击战争,他认为全国抗战发生之后,各地积极抗战相互配合的重要意义更为凸显。“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东北抗联与强敌英勇战斗,牵制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挫伤了日军不可一世的锐气,成为东北人民抗战的中流砥柱,支持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广泛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日本侵略者妄图以严酷的“集团部落”政策隔离东北抗联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情势下,东北抗联各部队坚持严格落实群众纪律,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也成为东北人民在艰难的处境中积极支持抗联斗争的重要原因,对东北抗联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各地人民群众纷纷成立抗日救国会,“抗日救国会不仅是抗日联军的‘作战后方’(粮食衣服经费筹集、兵员补充、伤病员的收容),而且是作战补助‘机器’(侦察、通信、联络等)”。《李华堂、周保中关于进攻依兰市街概况的报告》中翔实记录了部队严守群众纪律、赢得群众支持的场景,大家纷纷送来粮食慰劳军队,一些青年甚至主动要求加入东北抗联队伍。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

休戚与共,牵制强敌。东北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基地,而东北抗联开展的游击斗争牵制了日军的兵力,阻碍了日本的侵略计划。为了消除障碍,日本不断增加在东北的兵力,对东北抗联开展了“大讨伐”。可即使是在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东北抗联也没有放弃抵抗,努力使作战更加机动灵活,最大限度保存有生力量,迟滞和干扰了日本由中国东北进犯苏联的企图。

团结御侮,并肩战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和共青团满洲省委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占领满洲告全满洲朝鲜工人农民学生及劳苦群众书》。中国人民团结广大在东北的朝鲜人民积极投身到反侵略斗争中,勇猛杀敌,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在艰苦的抗日斗争中,他们同生死、共患难,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