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1年4月29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李华强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
李 健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
王 斌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
吴尊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杜雪平 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快速蔓延。近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达575万例,其中40%以上来自中国陆上邻国,多个国家出现暴发式增长,疫情防控呈现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4月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64例,日均新增较上月增长超过两成,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加大,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麻痹大意、消极厌战,不能心存侥幸、松劲懈怠,不能忽视个人防护。
截至4月28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亿4390.5万剂次,其中55%为近一个月接种。
连日来,各地疫苗接种人员加班加点,方便群众。“五一”假期期间,全国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档、“不打烊”,各地要精细化管理、有序安排接种,同时要做好接种人员轮换、轮休和防护;也希望广大群众积极接种,尽早接种。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假期疫情防控和近期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李华强先生;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女士;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先生;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平女士。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04-29 15:00:16
中国交通报记者:
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民众出行热情高涨,可以预见将出现较大规模的人员流动,请问交通运输部门,今年“五一”假期出行将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交通运输部门将采取哪些服务保障措施?谢谢。2021-04-29 15:02:24
李华强: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保持良好态势,“五一”假期公众出行需求旺盛。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五一”客流将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从出行总量看,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送的客运量将达2.65亿人次,日均客流会达到5300万人次,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二是从时间分布看,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局面,假期的首、末两天会是客流高峰,中段客流则较为平稳。三是从空间分布看,预计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扬州、北海等部分中小城市公众出行需求较大。
假日期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全力保障旅客安全、便捷出行:
一是强化运输组织保障。指导各地科学调配城乡运力,加密班次,加大客运场站、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运力投放,做好信息共享,推动各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二是强化便民工作举措。积极开展定制客运、联网售票、电子客票等服务,关爱帮扶重点旅客,便利老年人出行,进一步改善公众出行体验。
三是强化路网运行服务。实行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做好公路养护巡查和路网运行监测,保障路网畅通。
四是强化安全应急管理。指导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客运场站源头安全管理,督促客运经营者加强人员培训和车辆维护,切实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同时,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突发疫情或恶劣天气,能够响应及时、处置有力。谢谢。2021-04-29 15:06:34
凤凰卫视记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常态化和平稳化,选择在“五一”期间出行的人数越来越多,请问在当前疫情全球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大家可以在假期的期间放心出行吗?另外也想请问专家,对于大量的人员返乡、出游,平安度过五一假期有何健康提示?尤其是老年人,对他们的出游有没有什么健康提示?谢谢。2021-04-29 15:06:48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提的问题,当前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好,没有本地传播的病例,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全球的疫情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尤其是亚洲的部分国家疫情剧烈反弹,把全球每日报告数推向了新高,使得单日报告数超过了去年冬季的单日报告数,又创造了新的日报告数记录。这些都是提醒我们外防输入的压力巨大。
“五一”期间,建议大家旅行前一定要做好合理的安排,一定要注意个人的防护,常态化防控措施一定要落实到位,不组织、不参加大型的聚集、聚会等活动,旅行途中,一定要注意好个人防护,我们常说的在通风不好的地方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常通风,这些措施一定要落实。旅行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口罩、消毒纸巾、免洗洗手液等防护措施。
对于老人出行来说,一方面要特别关注相关的防护用品的准备,同时对于新冠个人防护用品的准备,也要准备好。做到这些,才可以安全出行。谢谢。2021-04-29 15:08:49
人民日报记者:
有网友反映,当前由于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很多公共场所的防控措施已经放松了,很多人不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也不用扫码、测体温。请问当前我们的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可以放松呢?谢谢。2021-04-29 15:09:09
王斌:
谢谢你的提问。就像刚才几位都讲了,当前我们国家的新冠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经济社会的运行也非常平稳,而且加快了恢复。但是放眼全球,整体的国际疫情还在高位运行,而且出现了变异病毒加速传播的情况,输入我国的疫情风险不容忽视。同时,我国近期在局部地区还有零星散发的病例,个别地方还发生了聚集性疫情,所以防止疫情反弹这样的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尤其是临近“五一”,人员流动加大,刚才李司长也说了,今年“五一”出游的人会有大幅度的增加。这些都使得我们假期的疫情防控不能有丝毫的放松。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主要在各地部署了下面几项工作:
首先,加强假期的疫情防控。进一步提醒各地一定要保持对疫情防控的高度敏感性,一定要对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一个非常清醒、理智的认识,进一步重申了四方责任,也就是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各方面的责任一定要落实,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能够经受住“五一”期间大规模人群流动的“压力测试”。
第二,从国家卫健委的角度来说,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重点环节的疫情防控。也就是说各个部门和各个行业一定要精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密闭空间和室内场所的消毒、通风等常规措施。
第三,要强化监测预警。像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要对发热病人进行及时的核酸检测。交通运输、旅游等经营单位要对旅客、游客进行健康监测,对发现有可疑症状的人,一定要按规定及时转运到医疗机构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第四,加强值班职守,确保疫情一旦发生,能够积极快速进行处置。各个地方一旦有了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划定风险区域范围,同时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风险人群的筛查。
第五,要根据疫情的形势和假期的特点,对群众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宣传,就像刚才吴教授提到的,我们常规的一些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要保持。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所以加强自我防控,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一定要坚持。同时,一定要对分餐制、使用公筷,还有打喷嚏、咳嗽的时候注意遮挡,这样的防护措施要做到位。落实这些措施之后,确保我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祥和的“五一”假期。谢谢。2021-04-29 15:10:22
新华社记者:
“五一”假期将至,旅游出行人数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将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请问文化和旅游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旅游出行的疫情防控工作?谢谢。2021-04-29 15:15:02
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