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党建 新闻中心 创先争优 专题专栏 会员服务
健康指南 更多栏目
肝移植打破血型“结界”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25-05-20 09:05:3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供稿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简称瑞金医院)的手术室里,一场医学奇迹正在上演,传统医学观念中不可逾越的血型障碍,在现代医学技术下被成功突破。

  40岁的小郑,病情来得突然且凶猛,从最初的乏力、食欲不振,到全身黄疸、昏迷不醒,仅用了几天时间。医生诊断他有严重的药物性肝衰竭,必须换肝。然而,肝移植手术本就复杂艰难,合适的肝源更是可遇不可求。就在家属陷入绝望之际,瑞金医院肝移植病区的宋少华主任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跨血型肝移植。

  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器官移植必须血型匹配的限制。小郑为O型血,医生通过术前精密计算的血浆置换,成功降低了小郑体内针对B型血抗原的抗体水平,同时,一个B型血的供体肝脏被迅速调配到位。手术台上的5个小时,是医学技术与死神的直接较量。移植团队精准操作,麻醉团队严密监控,护理团队无缝配合,当那颗“不匹配”的肝脏在小郑体内开始工作时,医护团队才松了口气。

  术后的康复过程同样充满挑战。在重症监护室里,医护团队24小时监测各项指标,动态调整抗排异药物的剂量与组合。一周后,小郑能轻声呼唤妻子的名字。20天后,曾经濒临死亡的他竟然奇迹般地出院了。如今半年过去,在精细的术后管理下,小郑的各项指标稳定向好,虽然体力尚未完全恢复,但能够重新拥抱生活。

  跨血型肝移植技术的核心在于“欺骗”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术前血浆置换降低抗体水平,再配合术后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方案,让免疫系统暂时“认不出”新肝脏是外来物。这项技术风险较高,病情稳定的慢性肝病患者还是应优先考虑血型匹配的肝源,但对于急性肝衰竭等危急情况的患者来说,值得一试。

  小郑的重生经历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幸运,更是整个医学进步的缩影,让我们看到,现代医学正在不断突破传统认知的边界。从最初的必须符合血型匹配原则,到今天能够跨越血型障碍完成移植,医学工作者用智慧和勇气拓展着生命的可能性。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